
力比多格式塔
文/谢天
绘画和欲望之间存在着一些根本的默契,作为人类认知世界本能的欲望,绘画与图像普遍存在于外在的可见者之中,这是一幅形态的格式塔 (la Gestalt),其本身在严格意义上应是可见的,然而却也同时具备着某种不可读性,并从这种不可读的变化中获益,它表现头无规则的幻象和精神性,以及令人眩晕的流动性。
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行为是由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所驱动,或者说被激发出来。这些内在的力量,来源于心灵深处的某种欲望或动机,并称之为“力比多(Libido)”,指的是人追求快乐的驱动力与欲望,是普遍的生命力,是一种来自精神领域的能量。欲望推动下的流动性往往伴随着相对稳定的、足以产生突变的力比多(Libido)的注入,而这种稳定的力比多输入同时也为其他形式能量注入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对于艺术家张益诚来说,绘画创作源自一种自由的冒险意识和探索未知边界的冲动欲。在力比多的伴随下,试图通过绽放复杂且难以明状的生命力元素将观者引入其精神的领域,在此探寻一种意识或者感觉的绵延。张益诚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同时寻找与连接周遭许多不完整的碎片元素,并发现其中潜在的,隐藏的关系,将绘画外在可读性与内在精神性串联起来,从而构建一种生动的秩序感,来显示绘画的真实流动性与偶然性。
对于客观自然的感知确实只有通过某种外在的方式才能传达和描述,例如五感中的听觉,视觉等,人们正是通过某种外在的方式开始的,从外部达到精神。但创作与幻想的形象不应停留在单一外在性上,而更多应在精神性领域去探索。例如精神的自由,对他者的越在他者中与自身重逢和聚合,自身拥有自身并欣赏自身本体,感受想象力与自我的对话,伴随着力比多的注入而唤醒个体内心的自我解放。
作为艺术家张益诚作品近年来的首次深度呈现,本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的《游·离》、《连梦泽》、《俄狄浦斯》三个主要系列作品。在其创作中,张益诚并不想通过画面一瞬间吸引观者眼球。他想要唤起的是观众某些关于内在的精神性,于是将画面作为一个场域,其中并存着可读与不可读的图像符码,通过自身有意识的思考来陈述和描绘视觉看不到的东西,从而使观者在观看的过程中引发想象与感知。